-
重庆的区域划分既有“区”也有“县”,这种划分方式在中国其他城市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1. "历史原因":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行政区划的形成与历史演变密切相关。在历史上,重庆地区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形成了以“区”和“县”为主的行政层级。
2. "地理因素":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复杂,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不同地理特征的区域,行政划分上采用了“区”和“县”两种形式。
3. "经济因素":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行政划分上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具体来说:
- "区":通常指的是城市中心区域或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是城市的核心区域。重庆市的“区”主要负责城市中心区域的管理和服务。
- "县":通常指的是城市周边的农村区域或者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区域。这些区域往往以农业为主,人口密度相对较低。重庆市的“县”主要负责农村区域的管理和服务。
总之,重庆的区域划分既有“区”也有“县”,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举报 -
直辖市的县,区在行政区划上是县级行政区,但在干部领导级别上,一般直辖市的县是副厅级,区为正厅级,但重庆的县是正处级。区仍是正厅级(还有副部级兼任,如万州区委书记一般为市委常委兼任,为副部级)

重庆作为全国最大的直辖市,有着8.2万平方公里,比江苏省10.7 ,浙江省10.5仅小一点而已名为市,实为省,但当初中央政府为了减少行政成本,在解决三峡问题时,就没有选择成立三峡省,而是直接设立超大型直辖市,重庆市。
县与区的区别主要是经济地位上,县的农业组成比重较重,相比较区欠发达。

一是工作重心上,区以城市工作为重点,兼顾农村;县以农村为重点,兼顾城市。
二是在配套政策上,市政府对区的城建的方面支持多;对县的农业,扶贫较多。
三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上,区政府介入较多因而基本上是县级水平;县主要由驻地镇政府管理因而基本上是镇级水平。
四是机构设置上,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面较强;而县在农业方面强。
五是对外招商引资的条件上,区的吸引力比县大的

重庆虽为直辖市,近些年发展的十分迅速,GDP一增速直是全国前三,但由于当时川渝分家时,原来川东的万县市,涪陵市,黔东南地区过于落后,有着近三千万的贫困人口,重庆一直是负重前行。随着二十来年的发展,现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发展的相较于原四川的地市都快很多。这一点重庆市政府功不可没。

1998年12月20日,万县区更名为 万州区,万县移民开发区更名为万州移民开发区。2000年6月25日,撤销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设立黔江区,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撤销黔江开发区。
2001年12月25日,撤销长寿县,设立长寿区。
2006年10月22日,撤销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南川市,分别设立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
2011年10月27日,撤销万盛区和綦江县,设立綦江区、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撤销双桥区和大足县,设立大足区、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国务院把重庆定位为四大国际大都市之一。
2014年5月2日,撤销铜梁县和璧山县,设立铜梁区和璧山区。
2015年4月28日,撤销荣昌县和潼南县,设立荣昌区和潼南区。
2016年6月,撤销开县,设立 开州区。
2016年12月,撤销梁平县和武隆县,设立 梁平区和武隆区。
区划现况
2016年12月,重庆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204个街道、611个镇、193个乡、14个民族乡
都市功能核心区 渝中区
都市功能拓展都市功能核心区
大渡口区,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城市发展新区
涪陵区 綦江区 大足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璧山区 铜梁区 潼南区 荣昌区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万州区 开州区 梁平区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黔江区 武隆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彭水苗族自治县
举报 -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