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朝的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单位,可以类比为现代中国的省、市、县(或区)这样的行政区划。
1. "州":在汉朝,州是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州的行政长官称为刺史,负责监督所辖各郡的政务。
2. "郡":郡是州下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市或地区。郡的行政长官称为太守,负责管理本郡的行政、司法和军事事务。
3. "县":县是郡下的基层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县或县级市。县的行政长官称为县令或县长,负责管理本县的行政、司法和财政事务。
关于州郡县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确实是上对下的管理关系:
- "州对郡":州是郡的上级,对郡有监督和管理职责。 - "郡对县":郡是县的上级,对县有监督和管理职责。 - "县以下":县以下是乡、亭、里等更基层的行政单位,它们直接受县管理。
这种层级结构构成了汉朝的地方行政体系,确保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举报 -
汉初实行的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到了汉武帝时期,诸侯国逐渐被弱化,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刺史部),东汉基本承袭西汉武帝政制,改监察区为州,在全国设立了十三州,每个监察区(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
西汉十三个监察区(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
东汉十三个州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司隶部在西汉为中央一个部门,主要负责京畿地区的管理和治安保卫工作;东汉的司隶则专门成为一个州,己经属于地方政府了,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和市政府。
不论监察区或州,都属于汉朝行政区名,在级别上相当于现在的省或直辖市,而郡和县相当于现在的市和县。
在管理上,中央(皇帝)统管,地方则按照一级管一级、下级对上级负责的原则。
举报 -
举报